西方「封禁抖音」熱潮
上月月底,歐盟、加拿大與美國白宮先後對抖音程式採取了新一波的封禁政策。
EU spokeswoman Sonya Gospodinova said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board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s executive arm, had made the decision for security reasons.
“The measure aims to protect the Commission against cybersecurity threats and actions which may be exploited for cyberattacks against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 of the commission,” she said.1
二月23日,歐洲執行委員會率先禁止於機構或員工的電子裝置上安裝抖音程式,歐盟發言人Sonya Gospodinova表示「歐洲執委會出於安全理由而做出此決定,這個政策旨在保護執委會的網路安全威脅以及對抗網路攻擊。」
除了歐洲執委會管理的裝置不能安裝抖音程式外,這項政策也代表所有的執委會員工必須在三月15日前,從安裝了官方應用程式(如Email, Skype等)的個人裝置中移除抖音程式;若未於期限內移除抖音,這些裝置將無法使用任何的官方應用程式。
“In view of cybersecurity concerns, in particular regarding data protection and collection of data by third parties,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has decided, in alignment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to suspend as from 20 March 2023, the use of the TikTok mobile application on corporate devices,” it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parliament also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its members and staff remove TikTok from their personal devices.2
二月27日,美國白宮要求所有聯邦機構於30日內停止在其設備或系統上使用抖音程式,並禁止在這些設備以任何方式連接上抖音。
白宮的此命令基於美國國會於去年年底通過的法律,而美國總統拜登剛於今年一月簽署了此法案,該法案禁止在聯邦政府的裝置上使用抖音程式。
加拿大政府也在同一日宣布,從二月28日起,禁止加拿大政府的僱員在政府擁有或管理的設備中使用抖音程式,因為抖音程式對加拿大政府的網路隱私和安全構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二月28日,歐洲議會跟進封禁政策,禁止在其管理內的任何裝置上安裝抖音app,同時「強烈不建議」其員工使用抖音app。
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則對此表示:「對於歐盟的這些毫無證據的決定感到失望,這是被誤導的政策的以及對抖音app的完全誤解。」
此外也有消息指出歐盟理事會可能會跟進制定類似的政策。
近年來,由於字節跳動與北京擁有緊密的關係,因此不斷遭到西方國家的針對性政策打壓,各國紛紛以「隱私保障、網路安全」等理由封殺抖音。
數月前,荷蘭政府也建議公職人員應該儘量避免使用抖音程式。
由於抖音是繼Meta以後少數能快速竄升爆紅的應用程式,在世界各地皆擁有驚人的成長速度,因此引起了各國政府的注意。日漸嚴厲的政策讓抖音面臨巨大挑戰,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抖音的熱度會因此消退,只不過表明抖音在取得西方政府的信任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各國政府為了確保對於對於原先社群媒體的管制力、美國為了保證Meta的龍頭地位—這些都有助於政府控制輿論與主流媒體—因而對這個不受控的新生的應用程式發起封殺行動。
事實上,封禁抖音與中國的網路長城有著不小的相似性,只不過中國網路長城規模更大且範圍更廣。當一個國家開始以「言論自由」為名限縮言論自由,那麼人民就要謹慎小心了。